2016年6月1日 星期三

[觀點] 是否有一個字詞能夠完整表達「愛」?

原文取自:
オング ゆい facebook動態發文(無標題)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yuiong05/posts/1061742997235631

是否有一個字詞能夠完整表達「愛」?

幾年前,於一部合拍電影中任職口譯。當中有位演員,父母祖籍上海,七零年代時移民美國,他於美國出生成長,九七回歸後才到香港。甫到香港時,他一句廣東話都不會,第一個學會的廣東詞彙是「鍾意」,普通話的意思是「喜歡」。

「鍾」於中文的意思是「積聚」,而「鍾意」則是積蓄了許多情意在裡頭。「鍾意」的意思是廣義的,對於一樣事物有所喜愛,可以用「鍾意」;對於人有一份情感,而關係仍處於曖昧時,可以用「鍾意」。「鍾意」是比「愛」輕一點的,淡薄些,不易招致誤會,得以讓彼此留有空間作為想像,又能避免無禮。

他年幼時曾聽父母講上海話。上海話裡將「喜歡」顛倒過來,「我喜歡你」唸成「我歡喜儂」,如同談一個人或談一件事物時,這話語裡頭隱含著情意,這份情意是讓人感到愉悅的,於是有著「歡喜」,帶些俏皮的趣味,再三咀嚼,與「鍾意」亦有些相似,比「愛」輕一點,淡薄些,避免無禮。

他說中文比英文有韻味許多。在美國,人們習慣直接使用「I love you」或「I like you」,這兩者是直截清楚的,無論是「Love」或「Like」,雖然皆有著廣義與狹義的部分,雖因語氣而有曖昧之味,卻始終缺乏騷動之感。

許多語言對於情感的表達,似乎皆有「曖昧」的語句。

兩年多前,與一位台灣歌手相戀時,他正在服兵役。有個夜晚,他在電話裡問及法文裡的「我想你」該怎麼說。當時幫忙他管理粉絲專頁,於是在他的專頁上寫了法文的「想念」:法文裡的我想你,有兩種普遍的說法,一種是「Je pense à toi」,另一種是「Tu me manques」。前者如同我想起你,類似英文中的「I think of you」;後者則是我思念著你,「I miss you」。「manquer」在法文裡是缺少的意思,「Tu me manques」是我缺少了你,或是你使我感到缺少。因為缺少了「你」,於是開始想念。在想念的時候,人會漸漸習慣說「Tu me manques」。

日文裡並沒有明確的「我想你」。想念一個人的時候,日本人多半會用「寂しい(孤單、寂寞)」或「会いたい(想見你)」,前者是形容自身的狀態,比喻因想念而生的,內心的孤寂與荒涼;後者是具備空間與距離感的詞彙,將意念轉化為具體,再從口中緩緩述出。當戀情非常穩定時,雙方會開始用「あなたが恋しい」,這個詞比「我想念你」更濃烈些,卻少了點回味;對於朋友的想念,日文會先提及某人的名字,後面接著「さんのことをよく思い出します」,這個詞又比「我想念你」淡了些,分隔的,壁壘分明的,僅僅是友情的想念。相較之下,「会いたい」多了些故事與情意於其中,初讀這個詞,有淡淡的哀傷,淺淺地有個幽微的影子,反覆地唸著,又逐漸生出希望之感,內裡的千迴百轉,益發濃烈。當思念一個人,無法輕易說出口,縈繞心頭,思念難耐,唯有見到那個人才能夠得到緩解,於是鼓起勇氣對所思所念的人說:「私はあなたに会いたい(我想見你)。」

──關於「愛」,英文裡有一個特別的單字。

英文裡有個字,「Eros」,原是希臘神話中性愛之神的名字,祂是愛神阿芙蘿黛蒂與戰神阿瑞斯的兒子。這個字的原意是「愛」,於語句中經常被譯為「愛慾」或「情慾」,它的字源是希臘文中的「Έρως」,最原始的意思是「渴求」,而「Eors」的形容詞「Erotic」則較近為「情色、好色」之意,與愛的意思已有所區隔。柏拉圖曾使用「Eros」來形容人心靈中渴望真實完美的動力,內裡藏著與愛有關的,人性與神性的劇烈拉扯,他認為這個字有著救贖的意涵,當愛使人意識到靈與肉,想望靈魂從肉體的禁錮之中解放出來,同時懼怕靈魂與肉體相離的痛苦,面對這兩者的考驗之後,人得以進入更高的境界,而當人有所嚮往,必定能有所依歸。

相對於「Eros」,「Love」是較為廣義的,它能包含許多層面,對於不同的對象,人都可能擁有「Love」,它能代表父母之愛,兄弟之愛,姊妹之愛,友誼之愛,愛情之愛,萬物之愛,亦能是信仰之愛;「Eros」則是較為狹義的,有著特定的對象與狀態,必須與某個人具有心靈與肉體的緊密關聯,其中滿載著慾望與苦痛,無私與自私,犧牲與佔有,救贖與罪罰,寬恕與怨恨,糾纏的,血淋淋的,難分難捨的,生死以之的,即使延及巨大的破壞與龐然的毀滅,也要拚命一搏。

文字之所以充滿奇趣與誘惑,只因它是人所創造發明的,它源自於人性。

或許因為「Eros」這個字過於絕然,有著危險的況味,於是在英文文法中,它無法做為動詞使用,它僅能是名詞。會否因為最早使用它的人即已知曉,「Eros」是真正極致之愛所代表的圖騰符號?人們害怕這個字彙蘊含的強大力量,畏懼它可能對人造成激烈的影響,遂藉名詞的框架緊緊束縛住它,使之動彈不得,無法脫離人的控制,如同人們對於真愛擁有強烈的渴望,亦有巨大的畏怯。

人始終尋覓著真愛,懷有深切的期望,耗盡一生奮力追求,然而,當面對真愛時,恐懼亦真實地到來。於是乎,最終人們總選擇以現實的框架牢牢束縛真愛,意圖考驗它,占據它,控制它,消耗它,摧毀它,直至失去後,人又墮入了求索真愛的輪迴。

人的情感常能熬過烽火連天的動盪,亂世浮生的離散,渺無音訊的等待,霧暗雲深的分隔,痛徹心扉的傷害,卻往往敵不過臨近幸福前的,一次輕微的顛簸。

只因害怕。

關於生命中真實美好的,不可承受之輕與重,人始終敗於自我,怯弱於自身的無力承擔。
若真有一個字能完整表達,你擁有足夠的勇氣說「愛」嗎?